星期二, 7月 24, 2007

97%大學錄取率的感想

導讀

我看了兩位設計界的前輩發表的感嘆後,最近面臨開始尋找新工作的十字路口,我發現不少廠商擠乎都要你會做平面也會做網頁,動畫,程式。我在想,如果今天是我給Jas9面試,排開外型不討好這個缺點,即使是工作三年的經歷,我也沒辦法正確答出大紅色的CMYK吧......

回想起大學聯招,我考的那一次,是最後一次,還有學科術科之分的考試(我記得我考的那一屆之後就換了另一種聯招方法),我靠著補習班惡補來的考試用素描技術,在術科得到了不少的分數,正好那個時候學校也開始多了起來,所以終於有學校可以唸。

那時我還不太懂,懂素描為什麼就可以唸產品設計,同梯的還有很多是學木工,金工,陶瓷的推甄高手,當他們在四大專攻教室的時候所綻放出來的才能實在刺眼!跟我笨拙的雙手形成強烈的對比。

我門產品設計系只是個新系,所有的設備都還沒完整,所以只能好幾十個人共用一個大機器,當要交作業的時候,怎麼可能有機會去好好摸索大型硬體?比方系上只一台CNC跑個模型要一天兩天,失敗了還得重做,如果是設計平面還可以去外面的輸出中心印出,但外面要找所謂的CNC輸出中心很難,價錢更不是一個學生可以接受的!一個作業要怎麼讓一班四五十個學生通通繳得出來?

我記得系主任積極的想突破硬體不足的窘境,想出可能的話盡量以建教合作的方式來安排每個課程,可是,本來社會上的廠商跟公司根本就不是慈善事業,怎麼可能會有那個閒功夫陪學校玩?

那個時候的我,對於要做出一個實體的東西很感冒,我只能在電腦軟體上尋求精進,寄望著可以無限放大縮小的軟體補足我那不夠纖細的缺憾。久而久之,雖然我念的是產品設計,學校課程注重實體的產品,但我在求學期間卻對網頁與FLASH設計越摸越熟。也因此畢業出來便積極的尋找網頁美編的工作。

到目前為止我呆的設計公司都是屬於工作室性質的,在外面,業務都吹捧著說"我們有個三到四人的設計團隊",實際上,整個工作室只有我一個"美工"單打獨鬥,去滿足兩三位業務帶來各種不同客戶的需求。視覺設計、動畫製作、排版、鑲入程式、甚至連幫客戶登產品全部都得我做;說真的,光設計網頁就來不及了,哪還能做甚麼平面設計?

經過三年的打滾,我能了解一個出身視覺設計的人,在追求感覺的同時,還要去顧及。由一堆程式設計師弄出來的,不人性的原始碼以外,還有眾多沒完全相容的瀏覽器間打滾有多累!更何況平面設計的領域還得去跟印刷廠對色彩得精細度花時間來調校。再加上如果跟客戶間的互動有所不順,公司的製作流程有所缺陷,其實每一件案子對設計師來說,都是縮短壽命的一場戰役!

我發現,在這個小島上,其實一切都很貧乏。所以學校的課程看似精彩卻壓縮了一切。而廠商們自然認為你學過這些就要有100%絕對的專業,從這樣的體系造就下來,到底有幾人是能滿足廠商的需求呢?

我在想,廠商們與學校之間的溝通還是不夠,所以即使大學普及,每年畢業的學生還是不足以滿足廠商們質精的要求。雖然廠商們不是在做慈善事業,但我想,放長遠來看,對學校或對廠商,這並不是一件單純的付出而沒有回報的事情吧?